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链接地址:

http://amt.gzu.edu.cn/

机构简介: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整合了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CAD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大学CAD/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建设地点为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网址为http://amt.gzu.edu.cn。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具备多学科研究背景的学术队伍,汇聚了工程院院士、***、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多名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学术和技术骨干。形成了制造大数据与制造信息系统、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设计与制造、山地农业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表面工程与抗疲劳制造技术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目前具有固定人员59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1人(柔性引进)、国家***计划专家2人(柔性引进)、ESI高被引科学家1人,中国高被引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贵州省百层次人才7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9人,贵州省科技拔尖人才3人;拥有***专家5人,省管专家11人,博士生导师30名,教授44名。固定人员中40岁以下占比26.7%,大都具有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经历,4人入选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等省级人才计划。行政上具有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各1人,专职实验管理人员2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新工科教学项目1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

  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独立培养及联合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同行的公认。依托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及贵州大学的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的培养基础与能力;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了机械工程项目博士后工作站,接受本学科博士后研究人员。近5年培养本科生1800余人、硕士生584人(已毕业238人)、博士生68人(含联合培养,已毕业32人)。此外,学科还承担了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质量工程”项目等。

  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齐全,仪器设备使用率高,大型仪器和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高。具有5个专业实验室、4个研究所、2个工程中心(贵州省CAD工程技术中心、贵阳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并设有1个管理办公室、一个培训基地(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实验室面积超过72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710多台(套),价值5000万以上。此外,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区建设规划面积近8000平方米,目前此楼已经完成主体建设,进入装修阶段。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谢庆生教授任主任,李少波教授、黄海松教授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孙家广院士担任。近年,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350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教育部项目等国家部委项目。财政拨款项目总经费1.3亿元;发表SCI论文133篇、EI论文235篇,ESI高被引5篇。1人连续3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2人连续4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专著、教材各8部,授权发明专利111件;获国家/省部级奖项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机械工业协会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成果转化二等奖2项。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转让,企业新增产值30多亿元。承担了系列政策咨询、产业规划等,制定标准规范5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在“十五”、“十一五”实施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期间,为一大批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及技术培训。在中国贵航集团公司、中国江南航天集团公司、中国振华集团公司、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以及一批地方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贵阳市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基于知识的虚拟样机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药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应用研究、基于可持续进化算法的创新设计与模式识别、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基于E-HUB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冷拉伸滚压精密成形装备、高强度紧固件滚压强化技术与装等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我国和贵州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作出了有成效的工作。

  学习借鉴国内相关重点实验室的经验及“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我国及贵州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围绕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在制造大数据与制造信息系统、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设计与制造、山地农业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表面工程与抗疲劳制造技术四大重点领域开展研究,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形成优势队伍,突破关键技术,培养技术队伍,形成支撑体系,为我国及贵州省制造企业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应用服务,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成为具有知名和影响力的现代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